《黑神话:悟空》里都有哪些山西古迹?

据“山西文化和旅游厅”宣称:《黑神话悟空》涉及32个山西地区古建筑。在真实的中国古迹基础上进行创作,并结合《西游记》故事做背景,成为这款游戏的很大亮点,在国际上比较知名的游戏中也是独树一帜的。这令我们这些古建筑吧“大神”非常兴奋,下面鄙人带着大家一一点名。这是一篇较长的文章,除了游戏还包含许多建筑史、艺术史,历史文化的全面盘点,想要旅游或了解的朋友不妨静心一看,因为这里你会看到许多百科或短视频没有的知识。

1、晋城玉皇庙

玉皇庙创建于北宋神宗熙宁年间(1076)的道教庙宇,还保存着成吉思汗兴起以前宋朝的建筑,其中精华是金元明多个历史时期上百尊塑像,包括元塑28星宿,12元辰(12元辰艺术水平也不错,只是没有28星宿动作那么自由),玉皇大帝和众侍女臣子像等,1988年被选为国保建筑。《黑神话悟空》选中的是其中的代表作——元代二十八星宿像,包括室火猪和亢金龙。。

为什么28星宿像比玉皇大帝,十二元辰这些大官塑像们艺术成就还高呢?就是因为“自由”二字。在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玉皇大帝即使是塑像那也是正襟危坐,并没有什么艺术表现的空间,一个个侍女和大臣都是表情比较严肃,动作非常拘泥,老老实实站着。反观28星宿像则想象力飞出了天际,首先把人提高到神的上方,让室火猪和亢金龙的本尊大神变成小动物,仿佛宠物一般,成为配角,而人反而成为主角。人支配神,这在古代真是倒反天罡了,但就是这种极度自由的发挥,才塑造出最伟大的作品。28星宿像各个活灵活现,无拘无束得表现着艺术家的心。

另外,28星宿像也摆脱了士大夫阶层礼教的束缚,反映了民间艺术的灵活性和生命力。比如亢金龙女士这样的女性形象,横眉立目,怒发冲冠,挺身制压恶龙。而封建社会后期的女性艺术形象,和社会道德规范,却以三从四德,弱柳扶风,笑不露齿,温婉动人为主。可见亢金龙的艺术形象和主流妇女形象相悖,但却取得了艺术上巨大的成就,这在中国古代也是不多见的。文艺复兴前100年以上,中国就有艺术家取得了如此成就。

顺便提一句,说道元代28星宿像,有许多人都归于刘元创作,甚至归于犍陀罗艺术的衍生作品。本人必须提出质疑:刘元其人是元代初年的大雕塑家,和尼泊尔的阿尼哥有关系,他掌握了印度雕塑艺术技巧,但其作品几乎全部失传了。但需要指出的是,他的活动以大都为中心,和权贵来往密切,突然出现在名不见经传的晋南山区非常突兀,这事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记载。其实这本身也是有争议的,也有观点认为是1335年民间大师所为,若是元代后期,就更不可是刘元。毕竟艺术史的许多书都有一些断代错误,以往宋元古画和艺术品也有其实是明代的,也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是刘元所作。仅通过艺术风格推断的话比较牵强,其实这个鼻型或者其他的艺术构造汾河流域并不少,宋金元明都有涉及,难道刘元大师横跨四个朝代作业?至于说犍陀罗风格,自从南北朝传入,曹衣出水之后,吴带当风,等等不同的风格涌现和融合,经过一千年的消化,早已和中国本土民间艺术融为一体,不应单纯视为外来艺术衍生物,而是本土创作,这就好比咱们吃个面条还说是数千年前从西方传入的小麦,这大可不必了。

有机会的话,再写专文阐述我的观点。另见回答

你见过哪些最震撼的雕塑作品?

2、高平铁佛寺

这个寺庙很有特点,它是一座汉传密宗寺庙,早期因为多种原因,汉地也是有密宗的,密宗比起汉传的净土宗佛教这些,艺术形式更为大胆,攻击性更强,有许多神佛的忿怒相或战斗相。菩提树天、帝释天、鬼子母,月天和辩才天这些密宗神佛,许多人都非常陌生,另外北京法海寺也是密宗。

本寺1167年曾有铁佛记载,但历史湮灭,铁佛早已不存。现存正殿和天王殿为明代建筑,2019年才成为国保建筑,可见之前对于山西明清建筑重视度非常不够。高平铁佛寺的精华是明塑24诸天,特点是用了大量铁丝铁线丰富造像的艺术效果,每一尊造像呈现出“以铁为骨,用铁造型”的核心型造手法。铁佛寺的彩塑的轮廓张扬,肢体语言表情语言夸张,衣纹层次特别丰富,铠甲等细节装饰、局部的衣纹图案等,都表现出一种华丽的效果。铁丝相对木签竹签的造型来说,可以柔、弯、曲、叠、加、折,相对木签、竹签等僵硬的骨架,造型立刻变得丰富了起来。 使用铁丝本身就是技术上的重要突破,以往都是只是木胎的,铁丝能做出更丰富和难度更大的造型。也就不奇怪中央美院要组团重点进驻了。

铁佛寺从技术上说很多造型细节就是采用铁丝才实现的。

另外铁佛寺的那些人物开脸和表情非常有艺术独创性,同时还很好的表达了细腻的内心状况,也很有张力。对宋夏金元以来,密宗包括萨迦派的一些艺术特点进行本土化,是非常特别的。

另外,就从普通的衣褶来说,其细腻程度应该都是超过我知道的任何其他彩塑。

具体为佛坛正面现存释迦佛两侧为文殊、普贤菩萨,背光悬塑有三世佛、十二圆觉菩萨、接引佛、十大明王、大鹏金翅鸟;背面现存观音菩萨,善财、鬼卒,周围悬塑灵山,山上有庙宇、唐僧、沙僧、白龙马、猪八戒、孙悟空、佛塔一字排列。佛坛外侧为二十四诸天,北起东向依次为大梵天、辩才天、东方持国天王、月天、密迹金刚、紫薇大帝、摩醯首天、菩提树神、大将军天、娑竭罗龙王、南方增长天王、昭惠天杨戬;北起西向依次为:帝释天、摩利支天、北方多闻天王、日天、韦驮天、鬼子母天、罗刹天、大功德天、散脂大将、阎罗天、西方广目天王、崇宁天关羽。

浅谈高平铁佛寺彩塑造像的艺术特征 - 百度文库

3、隰县小西天

与许多人想的不同,小西天虽然地处偏僻,但绝非“野鸡寺庙”,只是明末那种特殊的环境使得他的建造者选择了黄土高原山丘作为这座堡垒式寺院的所在。其保有崇祯皇帝官方颁赐的明代文献《永乐北藏》5000多卷,作为官版藏经只颁给重要的寺庙。B站有up说这个寺庙有皇家级别图案是僭越没人管,其实不见得,小西天的创始人东明禅师是五台山高僧,而五台山在明代和皇家关系密切,不仅朱元璋时期就有书信往来,而且妙峰禅师还是万历帝生母李太后的师傅,根据台湾师范大学邓淑君论文《s="nolink">明代官版佛教大藏經《 永樂北藏》 刊印與頒賜研究》,五台山明代获得御赐《永乐北藏》的次数与重要的南直隶行省差不多。可见五台山高僧东明禅师建造的小西天虽小,却有明代皇家背景,是完全可能的。

当然,小西天最出名的还是悬塑,这些明清之际的悬塑虽然只有用平米来形容的小空间,却是东方悬塑艺术殿堂,满堂木骨泥质悬塑艺术颇具特色,反映的不止有宗教,还有建筑史艺术史,出现在悬塑上的楼阁也是重要的建筑史参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朝时期的建筑发展。还采用了从上到下冷暖色调的渐变过渡手法,将复杂的构图和色彩梳理的有条理,也是绝无仅有的,说明明朝时期的匠人对于冷暖色调,渐变过渡都有一定的理解。别看地方很小,千佛庵大雄宝殿内,从一人多高的大佛到小拇指甲盖大小的小佛应有尽有,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仅不输给任何一座大型寺庙,甚至达到成千上万尊佛像,全省明清时期彩塑作品的4%以上,都留存于这个只有100多平方米的殿堂内。落成于明清之际偏远深山老林的小西天却将“小、巧、精、奇”四个字展现得淋漓尽致,被称为中国雕塑史上“悬塑艺术最后的绝唱”。

《黑神话悟空》的取景地参考了多座悬塑,其中包括小西天悬塑。

airitilibrary.com/Artic视觉临汾:隰县小西天举办“晒经节”《明永乐北藏》面世_黄河新闻网 (sxgov.cn)

4、平遥镇国寺

相比平遥古城的游人云集,其实城外的双林寺和镇国寺更是值得一去的去处,镇国寺虽小,却是为数不多的五代十国遗存,创建于北汉年间(963年),还保留着五代时期的万佛殿。万佛殿虽小,陈设却不寻常,其中还有难得一见的五代十国雕塑,身着唐代明光铠样式铠甲,和元明以后山文甲,护心镜,棉甲这些很不一样,反映了中古时期的武将形象。平遥镇国寺现为世界文化遗产“一城两寺”的一部分。

游戏中与现实的镇国寺万佛殿天王

殿中护法的盔甲风格明显是唐朝风格,具有明光铠的特点,没有后期盔甲常见的护心镜。

5、平遥双林寺

双林寺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一城两寺”的组成部分,其精华显然是明代上千尊彩塑,现存1500尊以上,可谓明代彩塑博物馆。这里的明代彩塑保持的很好,建筑保持的也很好。清代只是通常性维修殿宇。装銮就是重新上色,但形态都保持的很好。有许多塑像明代的装銮尚存。这些塑像应为成化——万历间陆续塑造,可见明代彩塑艺术也有不错的发展,结合太原市崇善寺木雕,繁峙公主寺木雕等明代作品,可见国际学术界“汾河木雕流派”在明代衰落一说值得商榷。

说起平遥,基本都会提及“大院”,但在我看来,平遥古建筑的精华不在此,而城外的镇国寺和双林寺才是遗珠。双林寺现存主要是元明清作品,其中,1500尊以上的明代彩塑堪比艺术殿堂,这些佛教题材雕塑栩栩如生,保持的很好,建筑保持的也很好。清代只是重修。装銮就是重新上色,但形态都保持的很好。有许多塑像明代的装銮尚存。。他们用琉璃珠子做眼球,仿佛真人眼光,加上细致的彩塑刻画,乍一看,吓一跳。

双林寺韦陀,天王,观音,狮驼岭三组合和卧佛等,具备很高的艺术价值。天王和韦陀使用了以静态表达动感的技巧,就是类似过载,人本身是无法把身体扭到这个角度的,雕塑通过夸张的动作,给人一种“即将要动”的感觉,但是又不能过于夸张,比如真的搞“鹰视狼顾”就看上去不真实了。这也是雕塑的技巧。

双林寺的本意是“裟椤双树”,就是佛祖入灭的地方,为了纪念佛祖入灭,众神佛都集结起来,其中的菩萨表情依依不舍,并且配色柔和,充满渐变感,这种设色让人让人感到柔和的温馨,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威严。当然,菩萨也是可以千手千眼,表现威严的。多种形象的菩萨并举,且设置了较为划时代的设色,也是双林寺菩萨的看点。

狮驼岭三妖,哦不,三佛,被赋予红绿蓝三原色来表达,但不是常见的简单色彩,而是带有灰度,渐变感较强的色彩,配合复杂的衣服线条和褶皱,结合光影表达,立体感也很强。红绿蓝三原色虽然简单,却充满变化,反映明代我国民间艺术对于色彩原理,也有一定的理解。

6、洪洞广胜寺

广胜寺始建于汉代,是最早建立的佛寺之一,气候历经变革,到蒙金战争和1303年元代大地震基本毁灭,从元大德年间(1309年)开始,广胜寺开始了长达200多年的重建,可谓文艺复兴。其中,绘制了包括现在藏于纳尔逊艺术馆,纽约大都会艺术馆和宾大艺术馆,法国吉美博物馆的元代和明代的4幅《药师佛佛会图》以及《炽盛光佛佛会图》,还有现存于下寺的《水神庙元代壁画》,这也是中国唯一的非宗教题材戏曲壁画,反映的是元代戏曲的发展。并且在此之外,重建了寺院,现存许多元明时期寺院建筑就是1309-1527年间陆续建造的,还留下为数众多的元明雕塑精品。其中最显眼的古建筑自然就是明代琉璃飞虹塔。

明嘉靖年间(1527)竣工的洪洞广胜寺琉璃塔,高47米是现存最高琉璃塔,也是最精美的一座,内外全琉璃。和之前的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相比,大报恩寺塔更高大达到70米左右,但是属于皇家建筑比较严肃;而广胜寺塔是地方宗教建筑,气氛活泼世俗,贴近民间生活,拥有9000多件精美的琉璃艺术品构件,少数被盗后在大英博物馆等地收藏。500多年不粉刷,远超于日本等地经常粉刷的古建筑,因为琉璃艺术品难以重建,无法“粉刷”,大琉璃建筑是中国独具的。(第一批国保)

7、万荣飞云楼

中国有哪些现存的宏伟至极的古建筑?

这个回答中涉及许多古代楼阁,关于古代龙哥的系统发展可以参见上面的系统评选优质回答

《黑神话悟空》涉及到秋风楼和飞云楼,秋风楼虽有很悠久的历史,汉武帝《秋风辞》就是描述这里的,但现存为清后期建筑。反观飞云楼在建筑史上的地位则显赫许多。

飞云楼是目前现存最复杂的楼阁之一,因为含有四面悬空抱厦,重檐十字歇山顶这些极度复杂的结构,成为明代楼阁的代表作。而不逊色于多数建筑界画的表达。

明正德元年(1506),山西万荣飞云楼重建,后经清乾隆时期维修,基本结构仍是明朝的风格,和明仇英《滕王阁图》相似,重檐十字歇山,甚至具有四面全部“悬空抱厦”,是最复杂的结构之一了,不输于界画表达。飞云楼高23米,有四根15.5米高的将军柱,也高于故宫太和殿的立柱。飞云楼具备“明三层暗五层”的结构,并且每层都有“真平坐”,结构严谨,不逊于元明时期的《李容瑾汉苑图》仇英《滕王阁图》王振鹏《金明池夺标图》等著名建筑界画。是北方具有代表性的明代木构。也证明元明时代我国确实存在宏伟复杂的古代木结构楼阁。(第三批国保)

从金-南宋时期出现,到元明时期与复杂的楼阁结合,早于日本“天守阁”,且结构更严谨复杂,内部具备桁架结构,比唐破风的结构力学性质更佳。

明人所绘《望海楼图轴》,是明代著名建筑界画表达,就具备“重檐十字歇山”配“悬空抱厦”的结构特点,如万荣飞云楼和霍州鼓楼。 《望海楼图》所绘的,则是一个标准的重檐十字歇山顶楼阁。这种形式的楼阁,比较早见於南宋最为出名的界画师李嵩的作品和同一时期的金代壁画。这幅画在十字歇山顶的绘画角度上和李嵩有著明显的师承关系。唯李嵩所绘十字歇山多位单层的小楼,而画中的明代楼阁结构更为复杂,并加之抱厦。另外将精细的建筑设於山水立轴也是较具明代特色的画法。

明代十字歇山的楼阁结构非常复杂精妙,三层的楼阁能够配多达八个的歇山抱厦,加上四个十字歇山,总共就有12个歇山面!

8、应县木塔

我国古代现存最大,最复杂的木结构楼阁式塔,建设于辽清宁二年(1056),67米高,超过拜占庭圣索菲亚大教堂高度13米的——山西应县木塔,历经近千年的原构,明成祖永乐皇帝的御笔匾额“峻极神工”以及明武宗正德皇帝的御笔匾额“天下奇观”尚存(第一批国保)

人道是“砍光恒山,修建应州塔”,长期以来,北宋和中原王朝视辽国为“胡人”,认为他们文化水平不高,于是辽国有了举全国之力搞意识形态,争正统的需求,辽道宗曾说,“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于中华”,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辽国要在接近宋辽边疆的应州,兴举国之力,修建这样一座上古巨构。

佛宫寺释迦塔高67.31米,底部直径30.27米,总重量为7400多吨,主体使用材料为华北落叶松,斗拱使用榆木。木料用量多达上万立方米。整个建筑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又分作上、下两层,下层为正方形,上层为八角形。塔身呈现八角形,外观五层六檐,实为明五暗四九层塔。内部桁架力学结构极度复杂,桁架柱网和卯榫以及斗拱,和每层的平坐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可以说是最复杂的木结构古建筑之一,至今尚无法彻底研究清楚,所以暂时也无法整修。。。

修建的时候,辽国先组织人力,垒起土山,用土山进行围合,然后再一层层盖起来,之后等木塔落成,再把土山去掉,于是便能造出67米高的建筑,仿佛埃及金字塔一般,可见为了意识形态,辽国也是花了大力气。难怪木塔内部除了佛像和佛教艺术品之外,还有描写萧太后的壁画。

对于应县木塔和上古巨构想要更多了解的朋友可以参考下面的回答,会有惊喜

如果给你一次时空相机的使用机会,只能拍摄一处消失的建筑或景观的景象,你会拍哪里?

9、大同华严寺

宋夏金元时期,中国大地上曾有多个民族政权建立的多个古都,北宋有著名的东京汴梁、北京大名府等,南宋有临安城,辽金有五京,比如说金中都幽州、上京黄龙府,西夏有兴庆府,元朝有元大都以及上都开平,但这些恢宏的中古时期都城都随着历史湮灭了,不是被毁就是被埋在地下,这些城市,只有从《清明上河图》《繁峙岩山寺壁画》《黑水城文书》等一系列文学艺术作品中能考证一二。

不过,历史也有意外。

800年前的辽金西京大同却较好的保留了一部分,就是华严寺和善化寺。可能因为1211年守将胡沙虎被调走,带领精锐的7000“铁浮图”离开大同参加野狐岭之战,后战败逃往北京,削弱了大同守军,战争烈度下降,才保存了部分成吉思汗以前的部分辽金西京,如华严寺大雄宝殿和薄伽教藏殿,使得人们对中世纪的中国古都有更多了解的窗口。1961年成为第一批国保建筑。

就华严寺而言,主要是建设于辽重熙年间(1038年,约宋仁宗时期)的薄伽教藏殿和重建于金天眷年间(1140年,宋高宗时期)的大雄宝殿。因为元代明代变迁,到明万历年间华严寺围绕两座古老大殿,已分成两个较小寺院,即上下华严寺。经过成吉思汗和多尔衮的两波大战,华严寺尚存的辽金明代建筑仍有不少,难能可贵。因为较完整保存了辽金西京时期诸多国家级宗教建筑,也成为中世纪一系列都城的遗存,所以华严寺和善化寺对于建筑史和宗教史是有参考价值的。

华严寺大雄宝殿是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大殿,仅仅一个鸱吻就有4.5米高,作为现存最大鸱吻,可见这时期的瓷器烧造技术已经非同小可,能把大型窑器少的如此精致。两个上古神兽镇楼分别从金代和明代开始,镇了800多年和500多年的楼。。。可谓工作认真负责。从金代到明代数百年的时空过去,朝代改换了,时代不同了,统治者的族群也变了,完颜阿骨打,成吉思汗这些帝王将相的征战已成历史,无数腥风血雨,天下兴亡皆成往事,但北方民间的建筑风格一直保存,发展和传承。华严寺的琉璃鸱吻,就是一个生动的传承的例子,明代高仿的琉璃鸱吻,水平非常高,与原作交相辉映,而快马弯刀早已不再,300年的时空朝代巨大变迁,但人民对于艺术的追求,生生不息,可以说在这个方面,老百姓创造的民间文化战胜了征服者的快马弯刀。

大雄宝殿内部的看点在于建筑结构和雕像,建筑结构采用宋朝“减柱法”,减去12根立柱,创造了巨大的内部空间,比起故宫林立的柱子,观感上反而更宽敞。顶上还有明代的“平棊”。殿内佛坛上塑五方佛,正中三尊为木雕,其余二尊及其他胁侍菩萨均为泥塑。两侧塑二十四诸天,均为明代雕塑。

薄伽教藏殿的斗八藻井为辽代原物,并供奉辽代塑像31尊,以佛教神仙为题材,其中最经典的是被郑振铎称为“东方维纳斯”的合掌露齿的胁侍菩萨,其上身微裸,神态自然而宁静,体型丰满,线条流畅,两面嘴唇微微一笑 ,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体态略为弯曲,展现曲线美。

10、大同善化寺

如前所述,善化寺的历史变迁类似于华严寺,规模则是最大的现存辽金时期寺院,而且免费参观,看点是辽金西京寺院和金代明代彩塑。现存辽代大雄宝殿,金代山门、三圣殿和普贤阁,是成吉思汗以前高古建筑集中分布的地区。梁思成林徽因曾四次到山西考察古建筑,在《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中,盛赞善化寺:“其大殿、普贤阁、三圣殿、山门四处均为二代遗构,不意一寺之内,获若许多珍贵文物,非始所料。”1961年成为第一批国保建筑。

从宗教艺术史角度讲,善化寺有其独特特点,现在人们常说净土宗,这是佛教宗派。当然佛教还有许多其他宗派,历史上就更多了。宋夏金元并立时期,今天中国境内和周围是有多姿多彩的许多宗教,则是今人完全意识不到,比如说汪古部和克烈部信东正教,草原上还有东正教小教堂,而他们是拜君士坦丁堡的。。。回到善化寺,当时辽国皇帝信华严宗,而基层辽国大众信密宗,所以善化寺是以华严宗和密宗为主题。这里的密宗可以看做早期存在过的汉传密宗,不等于藏传的密宗。

善化寺大雄宝殿,是寺院唯一辽代建筑,面阔7间40.7米,进深5间25.5米,以单体面积1200多平米的巨大体量成为最大的元代以前高古建筑。大雄宝殿内的彩塑是中国辽金彩塑之代表,主佛坛之上是五方佛、二弟子、二胁侍菩萨,两侧佛坛上为二十四诸天,共计33尊。金塑二十四诸天像则是其中的精华,诸天在佛教中指的是护法天神如大梵天,四大天王等,具有一定的中国本土神话色彩。在佛教的宇宙观中,有情众生所往的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部分。三界中又包含众多天界,每一天界中都有相应的天神。其中最漂亮的应该是功德天和鬼子母。

善化寺一系列建筑包括山门,是辽金时期的统治者授意出资建造,可以看做辽金时期的官式建筑。位于金国西京的善化寺山门,木构形制与却与大同及晋北地区的同期辽金建筑不太一样,反而和《营造法式》中记载的中原建筑高度相似。山门内供奉着四天大王像,都是明代彩塑。东梢间两尊依次为北进间增长天王,右手持剑;南进间广目天王,右手持蛇;西梢间两尊依次为北进间持国天王,手持琵琶;南进间多闻天王,右手持塔。

寺内中部的是三圣殿,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檐下斗六铺作,单抄双下昂,重计心造。殿内采用减柱法。比较完好的保存了宋金时期的风貌,因为这时期金军已经占据了辽的国土和宋的中原地区,所以这时期的善化寺出现辽宋风格融合的迹象。善化寺众多碑记,以被扣留在此的南宋使节朱弁《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记》最为有名,朱弁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叔父,作于金大定十六年(1176),也是善化寺最早的文字史料。殿内造像题材为一佛两菩萨两胁侍,在冯骥才主编的《中国大同雕塑全集-寺观雕塑卷》中标明为“华严三圣”。

普贤阁则是一座楼阁式建筑,平面方形,面阔、进深均为三间,重檐九脊顶,金贞元二年(1154年)重建。

11、大同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是北魏时期的佛教建筑,在北魏文成帝的支持下,昙曜选择了钟灵毓秀的武州山,"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大部分在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前完工,小部分继续修建,建造过程持续了150年。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9000余尊,是中国石窟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云冈石窟作为中国第一个皇家授权开凿的佛教石窟。与我国诸多石窟寺比较,云冈石窟最具西来样式。其中既有印度、中西亚艺术元素,也有希腊、罗马建筑造型、装饰纹样、像貌特征等等,反映出中世纪早期与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交流关系,这在中华艺术宝库中是独一无二的,对后世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被评为国保建筑和世界文化遗产。

云冈石窟的绝大部分都是北魏中后期雕造的。参照考古学家宿白的研究,依据石窟形制、造像内容和样式的发展,云冈石窟可分三期。

第5窟6窟位于云冈石窟群中部,属于云冈中期洞窟。窟外各有一座清顺治八年加盖的四层五间式木构阁楼,清代号称“云冈佛阁”或“石窟摩云”,为云中八景之一。这对竖式设计的双子佛阁,既亭亭玉立,又合璧庄重,体现了我们祖先工匠对石窟寺殿宇的精准理解,也是目前云冈石窟仅存的古代窟檐建筑。它除了具有佛殿功能外,同时还起到遮风挡雨作用,特别是保持了窟内温湿度的相对恒定,使得第5、6窟的造像雕刻保存状态远优于其它无窟檐的洞窟。

12、朔州崇福寺

崇福寺相传始建于唐朝,是朔州人尉迟敬德建造,不过现存建筑最早可以追溯到辽金时期,因为金熙宗到了中原接受儒家式教育,与保守本民族传统的金太宗思想不同,放弃女真族原始的萨满教,归化当地佛教净土宗,因而敕命改为佛寺,主体建筑弥陀殿就是这个时期建造的(公元1143年),距今近900年,是现存最大的保存完善的金代建筑之一。弥陀殿四周还保存着一些金代壁画,共计345.75平方米。大殿前檐下悬有“弥陀殿”华带牌一通,华带牌是中古时期竖匾的造型名称,是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的原物。弥陀殿的12世纪中古时期保存下来的雕塑,壁画,建筑,琉璃和窗花五大要素是主要看点。崇福寺建筑群1988年成为国保建筑。

《黑神话悟空》中出现了金代的弥陀殿,以及可能有明代的千佛阁。

蒙古帝国成吉思汗在13世纪初崛起,1211年曾派出术赤(金帐汗国创始人)察合台(察合台汗国创始人)与窝阔台率兵扫荡云州、朔州等地,经这帮中世纪世界史“大人物”辣手摧花,崇福寺屡遭破坏。其中只有弥陀殿和双音殿保存下来,洪水过后,到了元代和明代重修崇福寺,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而明代千佛阁原先是金代藏经阁,其中的经文都失传了。

弥陀殿建筑风格独特而庄重。它面阔七间,进深四间,使用宋金时期常见的减柱法,省去了许多的柱子,单檐歇山顶的设计彰显出其宏伟的气势。柱头斗拱有斜拱,这也是我国最早运用斜拱的实例之一,展示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独特创意。殿的华带牌(牌匾)、鸱吻、雕塑、壁画以及隔扇门全部是金代原构,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保存完好。

我们看古建,当然不仅是看热闹找百科,而是看透背后的逻辑、历史和放在历代古建系统中的发展逻辑。弥陀殿的建筑造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金元时期的官式建筑风格,这风格对于明朝也有影响,比如说明代建筑——北京太庙社稷坛,从中也可以看出虽然宋金元明,江山分分合合,但中国古代建筑是有历史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

13、浑源悬空寺

浑源悬空寺南北楼,明代徐霞客(1633)描述的“天下巨观”,坐落在90米高的山崖上,悬空而建的城堡式寺院,现存为明清修复,楼高三层数十米歇山顶。整个楼体是用类似“膨胀螺栓”的理念,从山顶把梁柱钓到山腰,插进山腰挖好的洞窟中,悬空寺的栈道式立柱是解放后为了游客安全起见,增加的不承重结构,组成超静定结构的双保险,原本的楼体悬空,没有立柱在山体上支撑。寺内有五世纪北魏石窟中雕像,年代久远,而金大定(1161-1189)游记石刻显示至晚金元时期已经有基本形制,明季《徐霞客游记》中悬空寺已经接近现代(第二批国保),并入选全世界十大岌岌可危建筑。

悬空寺始建于北魏时期,当时的寇谦之道长认为修行需要在远离人间烟火,不闻鸡鸣犬吠的地方修建,所以才有悬空寺的理论基础。现在还有北魏时期的摩崖石窟或石刻,但是建筑本身大多是明朝风格,徐霞客之前,顾炎武也质疑过,看寺内碑刻,金元时期已经有悬空的寺庙,人们在上面游览,看下面路上行人如蚂蚁。明代又进行了修建,400年前的《徐霞客游记》中描述的景象已经和今天大概一致。另外,悬空寺也是一座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建筑,供奉着三教融合的神仙。

即使从明代算起,也已经500年风霜雨雪,而悬空寺仍然屹立,许多材料还是明代或清代的,经历了清初原平忻州等地多次7级以上大地震,今天仍然能用,真是厉害。

这个地方要批评一下游戏制作组,他们没有搞清楚悬空寺的基本原理。他不是一个像四川蜀道难那样的栈道建筑,他是真的“悬空建筑“,其原理是下方插入山体横梁的膨胀螺栓,而不是用外边看见的柱子承重(见下图),外面的柱子大部分是后来加的,没有承重作用,纯粹为了保护游客的措施。而游戏中这样就感觉力学结构完全不了解。

14、浑源永安寺

浑源永安寺是金代始建,但因为被雷火击毁,元代延祐二年(1315年)重建,保存至今。浑源永安寺,坐北朝南,沿中轴线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和传法正宗殿,两侧东西配殿有观音殿、伽蓝殿、达摩殿、雷神殿及关帝殿。2001年被评为国保建筑。

元代建成的传法正宗殿是寺院主体建筑,延续宋金时期的做法使用了减柱法,殿内明间梁架间有雕的天宫楼阁和天花藻井,采用传统的木骨与斗栱相结合的建筑手法,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庑殿顶,殿顶中部以黄色琉璃瓦覆盖。檐下明间、次间均安装有隔扇门,后壁开板门,下面左右两端“庄严”两个大字,美轮美奂。四壁满布明代壁画,壁画分为135组895尊人物,面积为186.912平方米。后壁绘十大明王三教仙佛鬼神,体量高大(平均高3.245米),是明代壁画中的上乘之作。传法正宗之殿前檐下正中悬挂“传法正宗之殿”牌匾,是元初书僧雪庵和尚的手笔。

因为前身被雷火击毁,传法正宗殿脊刹装有形似避雷针的铁丝图案,倒还真的没有再被雷火击毁,关于古建筑的防雷,这也是可以讨论的一个话题。

古代房屋建筑怎么防雷?

明代壁画——十大明王

15、五台山南禅寺

五台山南禅寺是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正殿创建于唐武宗灭佛事件以前的中唐时期(782年),安史之乱发生后,唐王朝内部藩镇化,对外失去大多数都护府控制权,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老百姓把目光投向了宗教,想要借此获得安慰,宗教继续保持繁荣。一大群具备影响力和免税特权的僧侣地主和寺院贵族出现,影响了唐王朝的统治,唐武宗就开始灭佛活动。历史上的三武灭佛是非常严厉的,中唐时期的规模浩大的寺院受到严厉打击,拆了不少,南禅寺因为地处深山老林的一座小院子而幸免于难。殿内的一根大平梁上面,保存有不十分明显的墨迹:“因旧名(时)大唐建中三年……重建殿法显等谨志”,是此殿重建年代的佐证。推算起来,距今已一千二百多年了。

除了建筑本身,南禅寺还有17尊唐代彩塑,以及唐代的一些文物遗存作为看点,已经是难能可贵

16、五台山佛光寺

佛光寺东大殿这座现存唐代唯一的“大殿”在建筑史上的名号可是大名鼎鼎,因为上世纪日本曾有“中国无唐建,大唐在日本”的观点,梁思成和林徽因两位大师经过考察,发现了佛光寺,这才终于解开了谜团,夺回文化正统之位。东大殿是一个规模比较大的大殿,不像南禅寺正殿和广仁王庙这样的小建筑,结构也比较古朴复杂,创建于晚唐时期——武宗灭佛后的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年)。金代文殊殿价值也很高,木结构衡量单跨度14米,接近苏联时期计算的古代木结构(不算复合木结构)跨度极限。佛光寺因为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较高。1961年成为第一批国保建筑,2009年和五台山一道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梁思成称赞道:“除殿本身为唐代木构外,殿内尚有唐塑佛菩萨像数十尊,梁下有唐代题名墨迹,栱眼壁有唐代壁画。此四者一已称绝,而四艺集于一殿,诚我国第一国宝也。”主要的看点也就是这些还有金代文殊殿。佛光寺比较偏一点,但也正因为如此,佛光寺才能长久保存下来。

17、五台山南山寺

五台山南山寺始建于元代(1295年),历经多次重修,现在最重要的看点是浮雕群。

游戏中的浮雕和现实中的浮雕。

18、五台山龙泉寺

始建于宋代,现存多为民国时期建筑,虽然年代不古,但艺术水准还是不低,《黑神话悟空》选取这个寺庙的主要看点——石雕牌楼。随着石雕艺术的发展和进步,明清时期出现了更多的规模宏大的石雕牌楼,比起传统木雕牌楼更加容易保存,故而能长期看到崭新般的艺术创作。

而石牌楼四柱三门,上盖三个楼头,分上下两层,居中的楼头既高且大,两个耳楼头下傍,四根方柱插入四方礅,每根方柱又有前后两根圆柱斜顶,结构紧凑而稳固,通体精雕细刻。石牌楼的前后垂檐和三门的拱券,都采用镂空雕法,玲珑剔透。中门的拱券上雕有二龙戏珠,两条龙飞腾在团团白云之中,张着大嘴,睁着圆目,很有气势。龙头、龙角、龙牙、龙舌、龙须、龙鳞、龙爪和云头等,雕得恰到好处,富有质感,雕工纷繁而脉络清晰。牌楼正中檐下雕一竖匾,刻“峻凌霄汉”四字,中间嵌板上镌刻“佛光普照”四字。两个耳门的拱券上雕有花、桃、柿子、笔、尘弹、纸扇、宝镜、书、壶等,十分逼真。刻工细致。花蕊、草叶,细如发丝,薄如轻纱;走兽、飞鸟,生动活泼,呼之欲出。刀工精细之处,细如发丝,薄如蝉翼。背面牌楼正中檐下雕一竖匾,刻“妙道玄机”四字。中间嵌板上镌刻“法界无边”四字。

19、五台山金阁寺

又要提到汉传密宗的历史了,提到密宗,大多数人想到藏传佛教,但是其实古代,有汉传密教存在的,后来随着历史逐渐湮灭。早期宗教流派是非常多的,是一个文化丰富,多种多样的时期。比如我们今天不熟悉的祆教,弥勒教,白莲教来自于波斯拜火教体系。佛教则有密宗,华严宗,净土宗等多种宗派。道教除了正一派和全真派以外也有多种教派,明代以前尤其是乱世,曾有宗教的辉煌期。(图片来自网络)

而汉传密宗的起源,必须提到五台山金阁寺的创始人不空法师,盛唐时期719年随金刚智来中国传法。此后18年,学律仪和唐梵经论,并随金刚智译语。741年,奉唐朝廷之命,率弟子含光等僧俗37人,护送国书往狮子国。受狮子国王尸国迷伽殊礼接待,被置于佛牙寺。不空运依止普阿阇梨,请求开坛重受灌顶。他和他的弟子含光、惠恐同时入坛受学密法,前后三年。他并广事搜求密藏和各种经论,获得陀罗尼教《金刚顶瑜珈经》等80部,大小乘经论20部,共计1200卷。

后不空回中国,746年回到长安,建立曼荼罗,为皇帝灌顶,并从事译经事业和开坛灌顶传扬密法。不空生历玄宗、肃宗、代宗三代,极受朝廷的尊重和礼优。唐代宗称赞不空为“我之宗师,人之舟楫。”大历九年(774年),不空圆寂。唐代宗特颁《追赠不空和尚诏》,追赠不空为“开府议同三司,仍封肃国公,赠司空,谥曰大辨正广智不空三藏和尚”。不空的译著极其丰富,其主要者可分为显数、杂密金刚界大乐、杂撰5大类,共77部,120余卷。为密宗在唐代的一时兴盛作出了重大贡献。

实际上,五台山金阁寺寺庙建筑式样是参照当时印度最著名的寺庙那烂陀寺,是古印度规模最宏大的佛寺和佛教最高学府。12世纪最后一个古天竺国的佛教国家灭亡,失去庇护,也被其他教徒彻底毁灭。

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金阁寺各殿中塑像共有1000多尊,是五台山佛教塑像最多的寺院。金阁寺以其历史悠久,现存佛像众多高大,特别是千手观音像,在五台山众多寺庙中独树一帜,为世人瞩目。

20、灵丘觉山寺

灵丘觉山寺相传始建于北魏时期,现存为辽代建筑,辽国崇佛重道,重视用国家资源建设宗教建筑,在燕云和辽东两地尚有一些遗存;另一方面,辽国希望用精美的文物,既能教化子民,又能令其他国家净重,拜托没文化的草原帝国的帽子。后期的辽道宗甚至自夸:吾修文物,彬彬不易于中华。以此向各个民族宣示正统,基于意识形态的需求,也就不难理解辽国为什么倾尽国力到处打造寺院。

大安六年(1090年,宋太宗时期)重修后,虽经元、明两代多次地震,至今仍巍然屹立。此次《黑神话悟空》游戏取景,正是寺院标志性建筑——灵丘觉山寺辽塔

塔高13层,平面呈八角形,密檐实心砖砌。塔内有八角形塔宝,中心有八角形塔心柱。底层可攀登,内有木雕卧佛一尊,四壁有壁画。塔座周围有砖雕歌舞伎,是辽代砖雕艺术的珍品。

21、新绛福胜寺

福胜寺始建于唐朝,但现存为元明建筑。包括元代弥陀殿和藏经阁下部密洞,看点在于众多元代、明代彩塑。《黑神话悟空》游戏就选取这里的彩塑作为护法大师参与游戏角色。

说道晋南彩塑,这里引入一个概念,国际学术界的晋南“汾河木雕流派”,泛指宋金元明时期汾河地区为中心的一些彩塑艺术风格。并认为发展到金元时期为巅峰。这一点笔者仍然质疑,因为明代也有很多不错的木雕,比如说洪武年崇善寺大雄宝殿千手观音像,正德年繁峙公主寺明代塑像,包括这里的新绛福胜寺元明雕塑。所以说国际上认为明初衰落是值得商榷的。除了雕塑以外,壁画也是一个主题,新绛稷益庙的壁画就是元明时期很不错的壁画,还有如芮城永乐宫道教壁画和朱好古画派的稷山青龙寺,真定府画派的繁峙公主寺等。

金元时期晋南“汾河木雕 流派”的风格及演变 - 故宫博物院

弥陀殿内存有元代彩塑,正中为弥陀佛,左右分别为观音和大势至菩萨站像,主佛像的背面元代彩色悬塑渡海观音。四周有善财童子、明王及供养人等,皆为建殿时原作。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于主佛像两侧补塑四大天王与十八罗汉。菩萨、童子与罗汉像。后殿七间,二层,下层为三佛洞,上层为藏经阁。 洞内塑三世佛(释迦、燃灯、弥陀)及胁侍菩萨,均为明代作品。

22、永济鹳雀楼

鹳雀楼在隋唐时期已经有了,但后被洪水冲毁,现在是仿古建筑。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3、介休祆神楼

元明时期以后,随著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精美的楼阁遍布天下。除了宋金时期的十字歇山,明代楼阁将各种折角,十字,多层,甚至凌空而设的悬空抱厦运用得炉火纯青。楼阁的设计摆脱了程式化的造型而真正变成了一种多变的艺术。元代的《李容瑾汉苑图》王振鹏《金明池图》,《滕王阁图轴》,明安文正《黄鹤楼图》,明仇英《滕王阁图》《望海潮图》等著名的建筑界画中描述了无数精致的复杂楼阁。

明;仇英《滕王阁图》局部,这种画法史上传承者仅元代王振鹏、明代仇英、以及个别明代院体画师。明代的滕王阁,富丽堂皇,结构复杂,但是毁于兵火,而现在这种结构的海内外孤本就是——

清康熙(1662-1723)年间,山西介休县官民集资数十年后,重建了全国仅存的“明教”建筑——祆神楼,高约25米,此楼的结构特点和明仇英《滕王阁图》极为相似,证明技术没有断,同时具备复杂的“重檐十字歇山”配“悬空抱厦”以及“折角重檐歇山”的组合式木结构楼阁,是现存复杂结构最多的古楼之一。现存明飞云楼和清初祆神楼,复杂程度超过古代元明清画师的几乎全部建筑界画。(第四批国保)

24、介休城隍庙

介休城隍庙,创建于明洪武年间,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影壁、山门、仪门、戏台、献殿、正殿、后寝殿,两侧为钟楼、鼓楼、东西配殿及东西垛殿。介休城隍庙格局保存比较完整,形制等级较高,是保存完善的明代城隍庙实例,2013年成为国保建筑。

提到介休,不得不提及古代琉璃造像艺术的发展,其实北京琉璃厂的前身也是山西匠人,而介休正是重要琉璃产地,宋元时期就有琉璃艺术发展,到了明代,民间琉璃艺术辉煌,精雕细琢,现存介休后土庙,城隍庙都具有大量琉璃艺术品存世,而这些大型窑器的烧造比一般瓷器还难,说明元明清时期北方瓷器文化仍然兴盛,而且还有发展。

湖北江陵的文物出土显示鸱吻至晚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据记载大约在晚唐以后,鸱尾下部塑成含脊的兽头,即改称为鸱吻。宋以后鸱吻的形象可见于敦煌壁画和文人卷轴画如宋徽宗《瑞鹤图》、明仇英《滕王阁图》、明安正文《黄鹤楼图》等,吻部都绘作兽头形。宋徽宗(1100-1125)《瑞鹤图》中的兽头形似龙头,上翘的身体雕有鳞片,尾部为毛束。作为比烧制瓷器更难的大型窑器,整体烧造的琉璃鸱吻,则是鸱吻中的宝石。

明代中叶(1500年前后)北方地区的琉璃烧制技术和产量达到了历史高峰,水平远远超过前代。这种大型窑器的烧造难度尚在瓷器之上。明代“官钧”瓷器的断代为明朝,就受到明代大型琉璃建筑的辉煌的启发。最早的出土琉璃在北朝时期,自从唐以后有木结构寺庙大殿古建筑存世的年代开始,就有琉璃建筑存世,琉璃装饰品和汉族传统古建筑相伴而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他国家则少见,基本上是中国独门绝技,是中国汉族古建筑的特色。中国的琉璃建筑水平在世界上首屈一指,日本,韩国,越南,蒙古,藏式建筑,苗瑶壮侗,古代琉球等地琉璃古建筑稀少,水平有限,西方基本没有。在唐宋到明清尚存的北方古代建筑中,琉璃建筑技术呈现出不断发展和传承。

参见下面的回答

西方古建筑技术哪些方面超过中国古建筑?原问题(西方古建筑水平是否远超中国古建筑?)?

25、原平惠济寺

原平惠济寺始建于唐朝,宋代重修,现存大佛殿为宋代遗构,金元明清也屡次重建,形成一套完整建筑群,2013年成为国保建筑。这里的看点是宋代彩塑,殿内佛坛上塑佛、菩萨、胁侍、童子、金刚等,为宋塑佳作。两壁千佛阁内存有157尊宋代木雕,雕工精细,刀法有力。原平惠济寺中大佛殿历史最古,建筑结构及其塑像艺术尚保存宋代风格。

而《黑神话悟空》游戏选取了原平惠济寺的匾额《心即佛》,这块匾额可能在忻州博物馆,无法参观,游客只能看看彩塑了。

26、解州关帝庙

关帝庙创建于隋朝,是天下关庙的祖庭,宋朝时期曾经大规模扩建并接受皇帝封号,但在清初的大火导致宋明整体建筑群焚毁,现在的建筑主要都是康熙以后,只有历代碑文不怕火烧,保存完整。御书楼是其中很有特点的一个楼阁。

清康熙年间(1702)年重建的解州关帝庙御书楼,台基为明代遗存,屋架属清康乾时期,其平面呈正方形,二层三檐四滴水,歇山式庑顶,高17米。明间前后均出抱厦,通透畅通。前抱厦一间,为龟须座式单檐庑殿顶。后抱厦三间,为单檐卷棚歇山顶。此种前小后大抱厦,在古建中实属少见。这是因为,后抱厦的形制可以作为“乐楼”使用。楼阁内部采用“八卦藻井”的艺术构造。最上层楼檐,自檐柱向四方伸出,以瓦垄、脊兽合成九脊歇山式庑顶。其三层檐面,坡度陡峻,翼出如飞,外形秀美而生动。庑顶全部用筒板瓦覆盖,瓦件沟滴和鸱尾脊兽均为黄绿色琉璃制品,图案有卷草花卉、仙人武士、行龙、雄狮、凤凰等,庄严生动,美轮美奂。因北宋元祐七年(1092)宋廷敕建的宋明古楼被大火焚毁,清康熙帝再次敕建,并在巡游山西时御笔题词,成为御书楼。(第三批国保)

27、芮城永乐宫

在金元时期的北方,正当乱世,崛起了一个新的道教流派,就是全真道。当时旧的道教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就要搞新的理论,12世纪的道长王重阳(就是神雕侠侣的武学宗师)将保守的旧道教与儒教,佛教结合,改革出家制度,提倡艰苦修行,这就是明代《正统道藏》收录的《重阳立教十五论》,创立全真道。全真道兴起后,与金元皇帝的关系微妙,一方面金元皇帝希望利用新生的全真道维持统治,但另一方面又怕全真道带起来新的汉人势力,十分猜忌。

公元1247年,永乐宫道教建筑群诞生了,但是此时全真教看似烈火烹油,实际上危机四伏。木秀于林风必摧之,1258年,蒙哥汗借口道士违章建筑,抢占佛教,儒教的寺庙,以及道士生活奢侈,广占田宅,并伪造《老子化胡经》令佛家蒙羞等原因,打击道教,烧毁道教经文。到了元世祖忽必烈时期,联合国师八思巴和佛教高僧,共同打击道教,将参加会议的正一道张天师和全真教长们统统打击,并大规模烧毁《玄都宝藏》7800卷的雕版,就是“至元毁道”。这场运动破坏了道教文化,明代重修《正统道藏》的时候,只剩下5000多卷,许多道教系统保存的古书失传了。

就是在这样复杂的斗争环境中,永乐宫断断续续,修建了一百多年,直到1368年元朝灭亡才修好。但是道士们不放弃,锲而不舍,全部引经据典力求完美,倒也保存和发展了古代文化。永乐宫是中国现存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道教宫观,为全真道教三大祖庭之一。1961年成为国保建筑。

永乐宫最主要的看点就是元朝建筑和壁画,原本唐朝著名画家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图》代表着一代经典,《永乐宫朝元图》则继承和发展了吴道子的画风,描绘了成千上万神仙,道教主要流派的所有神仙都包括,他们围绕八个主神朝拜天尊,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无一例重合,是我国古代最大的道教壁画。永乐宫是现存的元代精美的建筑,是全国最大的道教宫观,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范例,也是世界现存最大的古代壁画艺术宝库之一,其中三清殿《朝元图》是世界绘画史上群像构图发展的顶峰,是世界罕见的巨制,堪称国宝。

为了纪念吕洞宾,王重阳,丘处机等道长,全真教兴建了永乐宫一系列建筑群。1325年完成了三清殿,又名无极殿,是永乐宫一座最重要殿宇。殿中保存有古代壁画巨制《朝元图》,是壁画中的精品,总计429.56平方米,构图宏伟、气势磅礴,笔法生动传神,设色富丽堂皇,集唐宋壁画艺术之大成,是中国古代寺观壁画发展到巅峰的杰作,迄今为止所知的中国古代最大人物画,也是十三、十四世纪世界绘画史上极为重要的作品。1963年《朝元图》摹本首次在日本展出,被誉为世界艺术瑰宝,东方画廊。

随后又完成了重阳殿,供奉全真派创教祖师王重阳和他的七位弟子,也称为“七真殿”。殿内四壁有仙传壁画,分布在东、西、北三壁及扇面墙背面。重阳殿壁画与纯阳殿壁画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相同,按逆时针方向,自东而北向西,一共49幅,以“连环画”形式,记述了王重阳从出生到遇仙证道,建活死人墓修行,到成立道会、传教及度化弟子的神奇事迹。

1358年,纯阳殿建成,供奉吕洞宾,其中最为主要的壁画《朝元图》位于主殿三清殿内,面积达403.34平方米,画面上共有人物289个。这些人物,按对称仪仗形式排列,以南墙的青龙、白虎星君为前导,分别画出天帝、王母等28位主神。围绕主神,28宿、12宫辰等“天兵天将”在画面上徐徐展开。

28、西溪二仙庙

西溪二仙庙创建于唐乾元年间(758年-759年),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年)加封“真泽宫”,金皇统二年(1142年)扩建,后历代皆有修葺。现存建筑后殿、东西梳妆楼为金代遗构。西溪二仙庙坐北朝南,二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山门、拜亭、中殿、后殿,山门和中殿之间的东西两侧设廊,中殿至后殿之间的东西两侧建梳妆楼及配殿。

其中主体建筑后殿位于整个庙宇中轴线的末端,是典型的宋金时期大殿建筑,建于高0.89米的高台之上,面阔三间,进深六架椽,五铺作斗拱,琴面式单下昂单檐歇山式屋顶,灰色筒瓦铺制。屋顶饰有琉璃脊兽,琉璃构件做工精细,称得上是我国琉璃艺术精品。梁架为六架椽,四椽栿前压乳栿通檐用三柱砌上露明造。单檐并厦两头造。与宋 《营造法式》中六架椽屋乳栿对四椽栿用三柱厅堂式建筑相近,不同之处是该殿金柱与檐柱同高及乳栿设于四椽栿之下,形成互相搭压而使梁架更加稳固。可见北宋以后,金元时期《营造法式》派别有了新的发展。

中殿重建于金皇统年间,元、明、清历代多次维修。中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中殿柱网排列特殊,只于前檐明间设金柱和檐柱各两根,山墙和后墙无柱,表现出了独特的地方手法。

梳妆楼建于二进院东西两侧,形制基本相同,均面阔三间,进深四椽,二层三重檐歇山顶,筒板瓦屋面。一层副阶周匝,二层平座斗栱支出回廊。廊柱柱间以阑额联络,不设普柏枋。斗栱为典型的金代风格,施琴面式昂。梳妆楼是西溪二仙庙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也是研究早期楼阁建筑的重要资料。

29、晋城青莲寺

晋城青莲寺创始于北齐年间,因寺内的释迦牟尼端坐于莲花座之上,故名青莲寺。古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年间;新寺始建于唐大和二年(828年)。保存了大量唐宋时期的彩塑,以及宋元时期的古建筑,但历代兵火破坏严重,比如贞祐之乱和抗日战争等。1988年成为国保建筑。

山西晋城青莲寺以其现存54尊唐、宋彩塑而闻名。在这些彩塑的装銮中,其中的宋塑采用了四种妆金工艺。青莲寺妆金工艺为时代影响下创新的产物,其历史人文价值不可忽视。

30、长治观音堂

长治观音堂是明代建筑,始建于万历年间。以殿内彩塑和悬塑艺术闻名。中轴线上自西向东有天王殿(山门)、献亭、正殿,两侧为钟、鼓楼及东西配殿。2001年成为国保建筑。

观音堂占地约6000平方米,古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观音殿为寺院中的正殿,广三间深两间,单檐悬山顶。殿顶黄绿两色琉璃吻脊,纹饰为蟠龙与西番莲纹样,形象逼真,典雅大方,属明代遗物。门楣之上,悬挂着刻有“观音堂”三个鎏金大字的匾额,为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诰封兵部侍郎郜钦所题。观音殿内的三面墙壁及屋顶梁架之上、门窗顶部,皆是描金彩绘的泥胎彩塑、悬塑。小小的三间殿堂之内,现存约五百尊塑像。在殿堂正中的佛坛上,是佛教中的“三大士”,即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殿内两侧的佛台之上,分别塑有证得阿罗汉果位的十八罗汉,有睡罗汉、哑罗汉、静罗汉、长眉罗汉、伏虎罗汉、弥勒罗汉、病罗汉等。罗汉之上为二十四诸天尊神,还有孔子72弟子,同事包容了儒释道三教的神仙和名士,表达了古代儒释道三教合流的一种现象。

31、长子崇庆寺

崇庆寺始建于北宋真宗年间(1016年),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完备塑像是,寺内保存历代彩塑300余尊,包括大量宋塑,被一些彩塑艺术家奉为“宋塑之冠”,1988年成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佛殿为寺内主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平面近方形。单檐歇山顶,布灰简板瓦覆盖,琉璃剪边。檐柱均砌入墙内,生起明显,柱头置扁平的普拍枋。柱头斗拱系单抄单下昂五铺作偷心造,下昂之上又出下昂式耍头。梁架结构形式为四椽栿对乳栿用三柱。前檐明间辟板门,次间为直棂窗。天王殿内塑四大天王,威武有力。三大士殿内梁枋柱额几乎全部为宋制。殿内神台低矮,上塑三大士及十八罗汉像。地藏殿内塑地藏菩萨与十王像,技艺极佳,据佛坛题记,为宋元丰二年(1079年)作品。

大士殿,为宋代建筑,明代重修。西阔三间,进深四椽,屋顶为悬山式,殿内梁架结构几乎全部还是宋制,外观经后代的修缮,明清式特征明显。雕塑彩画还保留着宋代特点。

32、汾城古镇

原为太平县城,唐初为尉迟恭的封地一鄂公堡。 古太平县城在唐贞观七年(633年),由古城镇迁于此地,经历朝历代建设,在汾城留下大批古建筑,被誉为“山西省十大古建筑群之一”。汾城古建筑群现存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到清末的建筑遗构12处40余座,总面积大约为二万平方米,以鼓楼为中心依次由北向南排列为城隍庙、文庙、明伦庙、鼓楼、学前砖塔、县衙大堂、关帝庙、社稷庙、洪济桥、城墙等。主城墙始建于唐贞观七年(633年)。旧称鄂公敬德堡。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古镇,其中从1183年到清朝民国一直在使用,是一个活的古建筑群。

感谢明月煦風提供部分资料,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知乎游戏 @知乎人文 @知乎旅行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紫色天光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2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说一说你了解的黑神话悟空在山西27处取景有哪些?

《黑神话:悟空》带火的山西3座城市,你去过哪一座?